企业动态

Enterprise dynamics

山东科技创新工作获科技部《科技日报》英文特刊报道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的《科技日报》英文特刊刊发了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署名文章《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以及《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山东不断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共2篇我省科技创新工作文章。

《科技日报》英文特刊于今年7月1日创刊,面向在华30多万外国人才开展科技外宣,是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的重要平台。厅外专处积极参与特刊筹备工作,广泛动员省内外专用人单位订阅报刊,同时认真总结我省科技创新政策、取得的重大成果、外专典型事迹等,踊跃投稿,推动提升我省科技工作在全国的显示度。

现予以转载,中文版附后。

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唐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山东,以“一山一水一圣人”闻名于世,泰山在这里耸立,黄河从这里入海,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进入新时代,山东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产业体系完备,市场潜力巨大。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超过7.3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基础设施完善,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110公里、7473公里,开通5G基站5.1万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46万家。2021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7.10%。

创新引领、活力迸发,是今日山东的新名片。2020年9月,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正式发布;量子计算方面,连续创造300公里、404公里、509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世界纪录;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研制成功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今年4月,省政府和科技部共同签署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山东成为全国首个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示范省份。

当前,山东正在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我们在国内率先推行了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谁有“金刚钻”,就让谁揽“瓷器活”。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中科院共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成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首批6家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培育了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突出质效、贡献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提高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

启航新征程,山东科技创新将释放更大活力,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的核心动力。“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我们诚邀各国新老朋友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谱合作新篇。

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

——山东不断提高开放创新水平

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山东在中国的东方。山东拥有15.8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3345公里的海岸线,生活着1亿多人口。作为闻名于世的孔孟之乡,这儿诞生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四海一家”等儒家思想。新时代的山东,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中,将这种“和合共生”的理念诠释出了新的内涵。

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发展高地

1897年,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在德国问世。自那天起,不断提高热效率成为行业追求的目标。2020年9月16日,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在山东发布。潍柴集团攻克协同燃烧技术、协调设计技术、排气能量分配技术、分区润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高效燃烧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在内燃机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山东印记。共同分享这份喜悦的还有位意大利专家,科拉迪奥·欧佩迪,他是潍柴欧洲研发中心主任、大功率高端动力项目总监,先后主持了M26.3电控柴油机、WP13等系列高端发动机项目,是潍柴攀登技术高峰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近年来,山东把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激活了科技创新强大内在动力。当前,山东围绕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集中力量汇聚优质创新资源,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全省建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省实验室(筹)6个,省重点实验室239个,尤其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新三大院”的相继成立,形成了引领山东创新发展的新“三驾马车”。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布局建设30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300家省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服用”“1+30+N”的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6万家,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

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盛夏的济南,泉映垂柳,荷风清新。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里,伊恩·哈瑞斯正在和中国同事们一起进行新型环保树脂产品的开发。伊恩是圣泉设在德国科隆的欧洲技术中心的员工,不定期来济南指导公司科研人员工作。通过欧洲研发、国内转化的方式,2020年开展研发项目23项,完成纯酚醛树脂冷芯盒树脂等5种树脂配方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幅减少了铸造行业生产过程中的烟气,使这一传统行业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黄海之滨的青岛,20辆氢能冷链物流车和渣土车从青岛国际院士港智能制造产业园平稳开出,山东(青岛-临沂)城际氢干线首发成功,“快充5分钟,续航450公里”不再只是氢能车的一句广告语。青岛国际院士港自2017年开始布局涵盖制氢、储氢、加氢、燃料电池总成、氢能整车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以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甄崇礼为代表的众多外籍(含华裔)院士带领团队在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国内一流的成果转化中心。

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国内率先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项目管理自主权,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以改革的手段助力高层次人才集聚,相继出台了加强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外国人来鲁工作便利化服务10条措施、促进自贸区海外人才流动便利化措施等改革政策,通过实施泰山、齐鲁等人才工程,吸引更多高层次外国人才参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性省份建设。启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设,在全国率先对持有外国人才签证人员免办工作许可,齐鲁人才高地加速隆起。千方百计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文章,营造了远来近悦、人尽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强化科技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潍坊高新区,是国内高端汽车自动变速器研发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2011 年,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 8 档自动变速器(8AT)一举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和技术壁垒,站在了国际自动变速器研发制造技术的前沿。支撑这项技术的,正是由皮特·谭伯格领衔的一支高素质研发团队,他们用 5 年时间让 8AT 实现了从概念到商品的华丽转变。

自 1993 年开始,山东省政府对在鲁工作并对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设立了 “齐鲁友谊奖”,每年评出20名获奖者进行表彰。目前已有518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在我省重大原始创新研究、产业发展升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山东坚持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水平,实施更加开发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战略。持续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德生态园、中欧膜产业园等重大科技合作载体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中日科学城、中乌研究院等合作载体。建设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创业共同体,以市场化、国际化合作机制,助力实现省内发展需求与全球科技资源的精准对接。

高山不辞杯土,大海不拒细流。新时代的齐鲁大地科技创新基础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更加优渥、市场机遇更加广阔,热切期待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携手同行,共享机遇,共绘科技创新时代篇章!

(文章来源:山东省科学技术厅)